中國宏觀經濟仍將處于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我們一起來看看財險的一些發展動態。從有利因素看,國內消費需求已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將支撐個人貸款擔保保險、房產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人身保險業務快速增長;實施積極受中央財政政策影響,建設投資增速將保持在較高水平,這有利于工程保險的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需求結構和發展方式不斷轉變,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迅速涌現給財產保險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從不利因素看,傳統去產能進程進一步推進,綠色發展成為主流,環保壓力持續加大。涉及能源、鋼鐵、造紙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保險業務將面臨保險來源萎縮、保費下降的局面。全球經濟復蘇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加之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堅挺,我國傳統外貿競爭優勢可能出現弱化,影響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船舶險、貨運險。兩方面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預示中國財險市場發展動能開始轉變,服務居民消費相關的個人保險、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經濟保險、服務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治理類和民生類保險將成為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近年來企財險業務增速逐步企穩,綜合來看企財險市場增長的拐點仍未到來;政府短板領域投資、推動PPP模式發展,在地鐵、高鐵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將拉動工程險保持一定增速;船舶險出現企穩態勢,可能扭轉負增長趨勢;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持續推進,將帶動相關海外項目的中長期出口信用險等業務快速發展。
互聯網與保險的深度融合,大大提高了保險公司拆解創新產品的能力。從過去的“我能賣給你什么”到“誰需要什么,我如何提供?”保險服務逐漸延伸到需求曲線末端的大量客戶群體。分散化、個性化已成為保險產品的發展趨勢。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消費者行為已經變得流動和分散,任何生活場景都可能轉化為實際消費,情景保險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