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可以救死扶傷,在社會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今年的新冠疫情再次證實了醫生的神圣使命,但是醫患矛盾一直以來也是不容忽視,日益尖銳。因此對醫生的責任保障,尤其是對醫生未來的保護,起著重要的作用,醫師責任險就是不錯的選擇,我們來看看什么是醫師責任保險?
醫師責任保險對于醫生的保障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它是由醫生個人購買的,用于保障患者在合法醫療執業過程中因疏忽行為直接造成的人身傷害,而患者或其他賠償權利人首先向其提出責任保險,對其在保險期間的損害進行經濟賠償。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以下簡稱“中國境內”)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并符合其所在地醫師多點執業相關法律法規,在中國境內1個或1個以上醫療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均可投保。
什么是醫師責任險?醫師作為投保人,既受益于該保險,緩解了醫患糾紛發生后的經濟壓力,也受其約束和監督。醫師責任險在續保時會對保費進行動態調整,“出險”越多,保費越貴。那么,保費高低就成了評價一個醫師的直觀標準之一,保費越高,證明該醫師過往所陷醫療糾紛事故越多,那么其診療水平和名聲威望或多或少會被質疑。
醫師責任險對于社會的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具體來說無論是讓醫生、醫療機構乃至患者受益,還是以保費的形式監督醫生更好地履行職責,未來醫生責任保險的實施都是可以期待的。但是,風險分擔機制、權責分配機制,甚至第三方責任與損失認定的保障機制,仍需進一步探索。而且,醫生責任保險只在醫患矛盾發生后的調解階段發揮作用。要從根本上減少醫患糾紛,就需要醫患之間的互信,當然,無論如何,推出醫師責任險是有利于整體醫療環境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