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是國家建立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它通過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為參保人提供醫療費用補償,幫助公民減輕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醫保可分為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以及靈活就業醫保,不同醫保斷交后重新繳納的等待期不同,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為保障全體投保人的利益,若參保人未按照政策規定及時參保繳費將立即無法享受醫保待遇并且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享受,等待期內發生的醫療費用無法報銷,需參保人自己承擔。
并且從25年其,除新生兒等特殊群體外,未在居民醫保集中參保期參保或未連續參保的人員設置了3個月固定等待期;未連續參保的每多斷繳1年,在3個月的固定等待期基礎上再增加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
當然參保人可以修復變動等待期,參保人參照當年參保地的個人繳納標準,每多繳納1年的費用,可以減少1個月的變動等待期。
連續斷繳4年及以上的參保人,修復以后的變動等待期不少于3個月,再加上固定等待期,其需要至少等待6個月才能夠享受醫保。
待遇等待期政策從24年繳費參加25年基本醫保起執行,居民即使以前沒參保,只要從24年每年再集中征繳期參加居民醫保,就不會有待遇等待期。
職工醫保
社會就業環境差,勞動者離職后在找下一份工作時往往需要2個月及以上的時間,這時人們不免擔心社保怎么辦?現小編就從醫保斷繳角度切入,為大家解答。
部分地區如上海,職工醫保是沒有等待期的,員工入職后公司幫忙繳納醫保后,下個月即生效。
部分地區的補繳政策需要根據根據公民的斷繳時間確定,通常臨界時間為三個月、六個月:
公民斷繳時間小于等于3個月,公民完成補繳后次月可用醫保,公民在未繳醫保期間的費用可追溯報銷;若不補繳用戶需續繳6個月后才可使用醫保;
公民斷繳時間大于3個月小于6個月時,需要連續繳費滿6個月后恢復 ,并且在等待期過程中的醫療費用需要公民自費;
斷繳時間超過6個月,公民需連續繳費滿1年后,方可享受醫保待遇。即若公民在2025年8月斷繳,2026年2月重新繳納,則需連續繳費至2027年1月(共12個月),2月起方可享受醫保。
靈活就業
若公民以靈活就業身份參保,斷繳超3個月的,需連續繳費滿6個月后恢復待遇;斷繳超6個月的,需連續繳費滿1年后恢復。
四、注意事項
1.醫保賬戶封存期間,個人賬戶余額仍可用于門急診就醫和定點藥店購藥,但無法享受統籌基金報銷。
2.地區的政策不同,建議大家聯系醫保局或前往線下服務窗口咨詢,確認具體恢復時間和流程。斷繳時間較長或情況復雜時,也可前往咨詢。
3.補繳后妥善保存繳費憑證,以便在需要時提供證明。
以上就是對醫保斷交后重新繳納等待期的解答。小編建議,當公民對自己所在地區的醫保政策不清楚并且網絡上眾說紛紜時,及時地聯系醫保局進行詢問,避免拖延、僥幸心理,不要因此而延長了等待期,從而自己生病時用不上醫保,從而自己全款支付醫療費。建議大家對醫保繳納時間進行關注,盡量不要斷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