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社保是大家生活的重要保障。但不少自由職業者、個體工商戶或離職過渡期的朋友,常常面臨很多現實問題:社保斷繳影響看病報銷,養老賬戶也在“縮水”,但自己怎么續上社保?自己買社保和單位買社保有什么區別?自己交社保退休金怎么算?自己交社保還能享受職工醫保報銷嗎?這些問題困擾著很多人,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好好聊聊,把自己交社保這事兒講明白。
一、 自己怎么交社保?
如果沒有單位幫忙交社保,大家也別著急,其實根據身份不同,交社保的方式也有好幾種。首先,最常見的就是參加城鄉居民社保,這個門檻低,每年只需要繳納一筆相對較少的費用,就能享受基本的養老和醫療保障。要是想享受更高的保障待遇,還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城鎮職工社保。辦理的時候,大家帶上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去戶籍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現場會有工作人員指導操作,按指示填寫參保登記表,就能完成參保手續。不方便線下辦理的話也可以通過當地社保部門的官方網站或手機應用來辦理參保手續。線上辦理不僅節省時間,還能隨時查詢社保繳費記錄。
二、 自己買社保和單位買社保的區別是什么?
自己買社保和單位買社保,差別還真不小。首先,繳費比例和基數就不同。單位買社保時,單位會承擔大部分的社保費用,個人只需承擔一小部分。而自己買社保時,需要個人承擔全部的繳費部分,包括原本由單位承擔的部分。這使得自己買社保的費用相對較高。其次,險種范圍也不同,單位必須交五險,自己繳費通常只能選養老和醫療保險,缺少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很難享受到完整的五險待遇。而且,它們費用繳納上的差異也很大。單位買社保的繳費基數通常是根據職工的工資確定的,而自己買社保的繳費基數則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能夠選擇不同的繳費檔次,相對更靈活一些。
三、 自己交社保退休金怎么算?
自己交社保,退休后能拿多少退休金,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其實,自己交社保退休金的計算方式與單位買社保的計算方式是一樣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社平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賬戶總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養老金則是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需要注意的是,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也有影響,社會平均工資越高,基礎養老金部分也會相應提高。所以說,自己交社保想要退休后多拿退休金,盡量選擇較高的繳費基數,并且堅持長期繳費。
四、 自己交社保能享受職工醫保報銷嗎?
自己交社保,生病看病能不能報銷,又能報多少呢?其實,自己交社保是可以享受職工醫保報銷的。職工醫保的待遇包括門診、住院、特殊門診等報銷項目。自己交社保的醫保報銷比例和范圍與單位買社保是一樣的。以住院報銷為例,醫保會根據當地政策自動扣除可報銷部分,個人只需支付自付部分。門診費用通常需要手工報銷,大家要記得收集并整理好醫療費用發票、費用清單、病歷等材料,然后提交給當地醫保中心。醫保中心會對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報銷款項就會支付到指定銀行賬戶啦。
五、 結語
自己交社保,是給自己的生活和未來上一份重要的保障。今天咱們聊了自己交社保的多種方式、與單位買社保的區別、退休金計算以及醫保報銷情況,希望能幫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交社保的相關事宜。社會保障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社保是萬萬不能的——它或許不能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但至少能讓生活不會突然變得更糟。祝愿大家都能利用好社保政策,讓自己的生活更有保障,未來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