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保險、養老保險等產品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對于這兩種我們需要知道的就是“保險+萬能賬戶”并能立即返還的產品不再銷售。投保人不可能在短期和中期內從人壽保險中快速獲利。與此同時,壽險公司也面臨著從單純追求規模向注重質量轉變的壓力。目前,多家壽險公司準備推出具有長期保障功能的保險,作為明年“開門紅”的主要產品。
第一筆人身保險金應當在保險單生效后5年內支付,年度支付或者部分支付的比例不得超過已支付保險費的20%;萬能型保險產品、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設計應提供不定期、不定額追加保險費,靈活調整保險金額等功能,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護理保險產品在保險期限屆滿前給付的生存保險金,應當以被保險人因保險合同約定的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引發護理需要為給付條件。
為促進“保險姓保”,新規通過拉長期限把保險從投資功能往保障方向轉移。的確,新規直接打消了投保人在中短期內從人身保險上快速獲利的可能,同時壽險公司也面臨從“單純追求規模”向“注重提升質量”轉型壓力。
眾所周知,保險公司的產品是決定保險公司能否得到認可的基本,每年一季度銷售“開門紅”的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幾乎占全年的三分之一,這也是給保險公司帶來大量現金流的主流產品。但退保金除了將首次返還年金的時間延長至5年以上,且年度返還金額受到限制外,返還的保險金在進入萬能保險賬戶時,不再免除手續費。客戶在從萬能保險賬戶取款時,可能會失去一年幾次免費手續費的機會,如此一來,產品本身的吸引力將大大降低,明年“開門紅”的銷售形勢也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