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應該繳納什么樣的社保?其實每個員工每個月都要交社保,但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自己交了哪些保險。像這樣的人不在少數,雖然這只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但還是需要宣傳、普及和改進的。接下來,我將再次與大家分享社會保障的基本知識,我們一起來看看社會保險包含的具體內容。
根據《社會保障法》的規定,社保繳納包括五個方面。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這一順序符合《社會保障法》的規定,從今年1月開始,按照去年國務院部署要求,醫療保險和生育險進行了合并,由原來的五險變成了四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雖然醫療保險和生育險進行了合并,但實際上醫療保險還是存在的,以后在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中,就已經包含了生育險。
養老保險,是與我們廣大職工群眾最為關注的一種社會保險,主要目的就是解決退休后養老的問題,養老保險國家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繳費年限越長,繳費金額越高,今后的養老金就會越高。
醫療保險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醫療保障問題。按時繳納了醫療保險的人員,在醫療保險的有效期內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醫療報銷待遇。同時醫療保險繳費年限達到國家規定的繳費年限,在辦理退休后不再繳納醫療保險,終身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失業保險,主要目的主要是由于因員工非本人意愿造成的失業,可以依法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為1%,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各承擔0.5%的繳費比例。
工傷保險主要是解決職工因工負傷后能享受相關工傷保險待遇的問題。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根據公司所屬行業的風險程度確定,風險越大,工傷保險金由用人單位繳納的比例越高,個人不繳費,對于工傷保險而言,它是單位必須為我們繳納,如果你的單位沒有為你繳納,那就是違法行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