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保險是如今會被提起的一種保險類型,它也是在保險體系中發揮重大作用的保險之一,作為小額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為貧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風險管理工具,是降低群體脆弱性、增強抵御風險能力的重要手段。黨的十九大對我國保險業提出了新的歷史使命,要求保險公司充分發揮行業的安全屬性,為社會發展穩定作出更多貢獻。
可持續經營原則近年來逐漸被國內外保險公司和保險公司所推崇,可持續經營原則要求保險公司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中的機遇和風險,推動包括保險經營主體、社會、政府、客戶、股東、合作方等利益相關方在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上的協同共贏。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實現商業利益的同時肩負更多社會責任也成為保險公司的關注焦點。結合當前中國國情和十九大精神,參考國際經驗,我們認為以永續經營為原則,參與普惠金融幫扶實體經濟、以及推出小額保險等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
其中小額保險是一類面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保險產品的總稱。根據國際貧困扶助協商組織(CGAP)的定義,小額保險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依照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及其所涉及成本按比例定期收取一定的小額保費,旨在幫助中低收入人群規避某些風險的保險。具有保額較小,保費低,保險期限較短及投保和理賠手段簡便的特點。
雖然我國小額保險試點開展時間較長,但由于目標客戶利潤率低、風險高、保險意識淡薄等特點,小額保險的發展一直停滯不前。與蓬勃發展的海外小額保險市場相比,我國市場小額保險產品種類較少,創新難度較大。通過對國外市場的研究發現,小額保險能否實現社會屬性(公益性)和經濟屬性(盈利能力)的雙重目標,取決于保險公司能否建立多層次的營銷渠道,實現精益經營,豐富產品屬性,堅持科技創新和數字化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