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斷遇到與保險有關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保險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保險對于我們來說,不僅僅可以是一份保障,還可以是一份投資,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保險投資的意義。與傳統保險業不同,從財務分析的角度來看保險產品的設計是市場化的,迎合了公眾的感受,而不是投資導向。
保險作為投資方式的一種,也是具有自身無法替代的優勢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 傳統的保險意義:這個沒什么好說的,最本質的保險定義,以較少的資金來沖抵小概率事件可能會造成的重大損失。
2、無追償責任:所謂“落袋為安”,對于有一定資產的人士而言,無論投資證券、房產、理財等等一切,都不能保證這筆資金不受債務關系的追償。一旦有事件發生,所有這些名下的資產都是可以被清償的對象。但保險則完全不一樣,名義上,在意外真正發生以前,保險賬戶的資金并不在投保人名下。投保人根據合約享有相應的信貸額度,而并不在名義上擁有這筆資金,因此不會受到任何投保人債務關系的影響。
3、稅收優勢:這一點其實是上一點的延伸,投保人享有與賬戶價值相符的信貸額度,卻不在名義上擁有這筆資金。在使用資金時,通過名義上的“借出”而非“提取”,同時支付名義上的“利息”,這個利息會被原保險賬戶的增長率所抵消。因此這筆支出的資金,非但不會被計入收入或增值來計稅,反而因支出而產生的利息還可沖抵收入來抵稅。
4、遺產稅:另外一個完美的法律擦邊球,將資產以保額的形式傳遞給受益人,受益人與投保人之間不形成繼承關系,完美規避。
這些因素保證了保險的特殊性,而其他讓人眼花繚亂的“投資”屬性其實非常普遍。如果不是以上四個原因之一,則不建議進行保險投資;相關法律法規以當地實際情況為準;具體保險產品信息不在本條范圍內,大家在選擇投保保險進行投資的時候要記得找一家可靠的公司和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