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由于大規模降雨,洪澇災害頻發,不少企業財產因此受損。遇到這種天災怎么辦?只能認栽嗎?不!多個保險公司設有企業財產保險,它能夠為企業賠償因合同規定的災害而導致的財產損失,對企業起到一個“防風盾”的作用,避免企業因此而影響經營。
什么是企業財產保險?企業財產保險是以國營企業或集體企業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作為保險標的辦理的一種保險。文章將從它的保障范圍、賠償方式為大家介紹,同時附贈購置指南,讓大家全面認識它,并了解如何根據自己的公司來配置它。
一、保障范圍
它能夠保障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企業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以及特殊約定資產。像企業的廠房、倉庫、辦公樓,又或者其中的機器設備、辦公家具,以及成品庫存、貨物等,企業財產保險都能夠保障。甚至企業的供電、供水設備在特殊約定下也能夠獲得保障。
災害類型:企業上述資產遭遇火災、爆炸、臺風、洪水、雷擊、盜竊、管道爆裂、自然災害損毀以及施工意外、倒塌、碰撞等情況可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需要注意,地震、海嘯、戰爭、核輻射、財產自然損耗以及故意破壞的行為是不保的。
二、賠償方式
企業財產保險的賠償方式通常表現為兩種,一是損失補償原則,一個是按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關系確定賠償。
1.損失賠償原則根據資產類型又分為三種,一言概括為賠償時按照企業財產保險合同約定進行賠償。以下時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常見的賠付請款:
固定資產,若投保時約定按“重置價值”確定保額,損失時按修復費用或重置價值賠付,不超過保額;若按“賬面原值”投保,賠償時需扣除折舊后賠付。
流動資產,通常按“損失時的實際價值”賠付,常表現為市場價格或成本價,若投保時約定按“最近12個月平均賬面余額”或“出險時賬面余額”保額,按對應比例賠付。
2.按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關系確定賠償,即按照財產在損失發生時的實際價值保與投保人約定的保障額度來確定賠償。這種賠償根據投保金額和保險價值的關系又有三種情況:
若保險金額=保險價值,則損失多少賠多少,賠償金額不超過實際損失金額。
案例:某設備保險價值100萬元,企業財產保險金額100萬元,因火災損失80萬元,保險公司賠付80萬元。
若保險金額<保險價值,賠償則按“比例賠付”,即賠償金額=實際損失金額×(保險金額÷保險價值)。
案例:某廠房保險價值200萬元,保險金額100萬元(不足額),因洪水損失80萬元,賠付金額=80×(100÷200)=40萬元。
若保險金額>保險價值,則超過部分無效,賠償金額以實際損失或保險價值為限,不超過保險價值。
案例:某庫存商品保險價值50萬元,保險金額80萬元,因盜竊損失30萬元,保險公司最多賠付30萬元。
三、配置指南
設備和倉庫成本對企業運作而言意義重大,企業財產保險能夠讓企業用可控的保費來轉移面對災害時難以承受的巨額財產損失風險,值得企業投保。企業在投保時先進行風險評估,準確判斷企業可保資產的重置價值,并細致地分析風險情況,并根據自己的企業類型確定保障的側重點,確定是否需要對部分資產增加附加投保,為企業搭建好面對災害的“銅墻鐵壁”。
上述內容就是對什么是企業財產保險,企業財產保險的保障范圍、賠付方式以及如何配置的介紹。相信大家在閱讀完后,能夠為企業可保資產配置合適的保險。當然!保險只是承擔風險、分擔風險的工具,它不能夠避免風險的來臨,企業在投保后仍需要做好防災措施,做好消防檢查、防汛檢查等,避免災害對企業造成影響,也避免因企業的刻意疏忽而出現保險公司拒賠或解約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