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合同是理賠的關鍵要素,所以我們一定要清楚保險條款都是什么意思,理賠時該怎么辦?今天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下,保險條款里涉及到理賠方面的專業術語知識。
1、等待期
大家都知道買保險產品通常都有等待期,何為“等待期”呢?
先來看看百度上的解釋
保險等待期:是指保險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時期內,即使發生保險事故,受益人也不能獲得保險賠償,這段時期稱為“等待期”。為什么保險公司會設置“等待期”?目的就是防止有人帶病投保或者惡意騙保。大病保險的等待期一般為90——180天,醫療保險的等待期一般為30天。等待期一般從合同生效之日起計算,僅適用于第一個保險年度,續保年度無等待期。
2、社保目錄內報銷
關于“社保目錄內報銷”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拆分來解釋,什么是“社保”?社保就是指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合。社保醫療報銷的費用包括兩種:一種是醫保目錄中藥品報銷限額內的部分,另一種是不能報銷的部分(比如:起付線以下部分,自費藥部分,超出報銷額度部分)。在這里可以理解為:醫保目錄內的費用可以由醫保報銷,醫保目錄外的費用不能用醫保報銷。例如很多抗癌特效藥,醫保不能給予報銷。不能報銷的部分需要自己掏錢,如果你有購買商業保險的話,這部分的費用商業保險會報銷,那么自己就可以少出一大筆錢了。
3、免賠額
通常情況下,醫保都有“起付線”。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起付線不同,鄉鎮衛生院一般起付線是200元,而市級一類定點醫療機構的起付線達到了1100元。商業保險中的“免賠額”類似于醫療保險中的“起付線”。要想得到理賠款,一般是社保報銷后剩下自己承擔的部分再減去免賠額,剩余的錢由商業保險報銷。
寫在最后
等待期、社保目錄內報銷、免賠額這幾個都是理賠時非常重點的點,消費者一定要搞清楚他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好啦,今天就先寫到這里了,如果你覺得有用,別忘了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