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騙走4000元,家長為何集體中招? 近日,北京某中學為方便高一新生家長溝通,將官方QQ群二維碼印在入學手冊上隨錄取通知書寄出。不料,騙子趁機混入群內:由于入群未設置審核環節,騙子使用了與“群主”“管理員”相同頭像,在清晨5點多冒充“群主老師”發布通知,要求繳納“資料費、復印費”共495元,并附上支付二維碼,還讓家長備注學生姓名、截圖接龍。 流程看似正規,數額不大,導致9名家長在40分鐘內掃碼支付,共被騙4000余元。騙子甚至將已繳費家長拉入小群企圖進一步詐騙。
騙子通過掃描學校公開的群二維碼(如印在錄取通知書上的QQ群),或誘騙學生/家長拉自己入群。
頭像、昵稱改成與班主任一模一樣,甚至模仿老師說話語氣。
專挑老師上課、午休或深夜發通知,利用時間差阻截核實。
用“限時優惠”“接龍登記”制造緊迫感,小額收費降低戒心。
據多地警方拆解,騙子混入家長群主要靠這三招:
在海口、三亞等地的案件中,騙子蹲守校門口搭訕家長:“我是新來的,群二維碼過期了,能拉我進群嗎?”部分熱心家長隨手一拉,全群陷入風險。
學生成為突破口!騙子在網游中聯系學生,聲稱“送你限量皮膚,只要幫我掃個碼”。學生用家長手機掃碼后,騙子直接進群。
北京某中學為方便家長,直接將群二維碼印在入學手冊隨錄取通知書寄出。騙子掃碼入群,如入無人之境。
綜合警方建議與真實案例,這些接地氣的防御手段最有效:
強制審核入群:QQ/微信群開啟“需管理員確認”功能,新成員必須實名(如“李明-爸爸”);
定期清理僵尸號:班主任每月核查群成員,踢出不活躍、無實名的賬號。
把班主任的群昵稱改成 “有責任心的張老師??” 或 “只打電話不收款_王老師” 。
一旦騙子復制老師頭像和名字,奇葩備注會讓他立刻露餡!
看到收費通知先晾5分鐘:學校從不催繳費到分鐘級別,真收費早會發紙質通知;
立即打電話給老師核實:哪怕老師在開會,發條短信也能避險。“確認5秒鐘,省錢500元”。
            40分鐘騙走4000元,家長為何集體中招? 近日,北京某中學為方便高一新生家長溝通,將官方QQ群二維碼印在入學手冊上隨錄取通知書寄出。不料,騙子趁機混入群內:由于入群未設置審核環節,騙子使用了與“群主”“管理員”相同頭像,在清晨5點多冒充“群主老師”發布通知,要求繳納“資料費、復印費”共495元,并附上支付二維碼,還讓家長備注學生姓名、截圖接龍。 流程看似正規,數額不大,導致9名家長在40分鐘內掃碼支付,共被騙4000余元。騙子甚至將已繳費家長拉入小群企圖進一步詐騙。
騙子通過掃描學校公開的群二維碼(如印在錄取通知書上的QQ群),或誘騙學生/家長拉自己入群。
頭像、昵稱改成與班主任一模一樣,甚至模仿老師說話語氣。
專挑老師上課、午休或深夜發通知,利用時間差阻截核實。
用“限時優惠”“接龍登記”制造緊迫感,小額收費降低戒心。
據多地警方拆解,騙子混入家長群主要靠這三招:
在海口、三亞等地的案件中,騙子蹲守校門口搭訕家長:“我是新來的,群二維碼過期了,能拉我進群嗎?”部分熱心家長隨手一拉,全群陷入風險。
學生成為突破口!騙子在網游中聯系學生,聲稱“送你限量皮膚,只要幫我掃個碼”。學生用家長手機掃碼后,騙子直接進群。
北京某中學為方便家長,直接將群二維碼印在入學手冊隨錄取通知書寄出。騙子掃碼入群,如入無人之境。
綜合警方建議與真實案例,這些接地氣的防御手段最有效:
強制審核入群:QQ/微信群開啟“需管理員確認”功能,新成員必須實名(如“李明-爸爸”);
定期清理僵尸號:班主任每月核查群成員,踢出不活躍、無實名的賬號。
把班主任的群昵稱改成 “有責任心的張老師??” 或 “只打電話不收款_王老師” 。
一旦騙子復制老師頭像和名字,奇葩備注會讓他立刻露餡!
看到收費通知先晾5分鐘:學校從不催繳費到分鐘級別,真收費早會發紙質通知;
立即打電話給老師核實:哪怕老師在開會,發條短信也能避險。“確認5秒鐘,省錢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