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2025年2月,劉先生反映,其通過名為“**汽車公司”的賬戶支付了1442元車險預付款,但后續發現銷售人員失聯,且車輛已在保險公司投保。經核實,該汽車公司與正規保險公司無關聯,劉先生遭遇的可能是非保險機構的“機動車輛安全統籌”推銷,非真實保險服務,導致資金損失且維權困難。
一、案例分析
目前社會上出現“機動車輛安全統籌”業務,車輛統籌并非商業保險,不法機構以“低價車險”“安全統籌”為噱頭,偽造保險公司名義收取費用,實際可能涉及詐騙或非法集資。經了解,**汽車公司非保險機構,無保險業務資質,通過該渠道購買車輛保險的,存在理賠難、卷款跑路風險。消費者因信息不對稱易受誤導,資金安全無保障,消費者對明顯低于市場價的“優惠”需謹慎。
二、案件啟示
1.選擇正規渠道
消費者在選擇購買保險之前,需認清保險公司名稱,確認銷售人員資質,通過保險公司官網、官方APP或授權銷售人員投保,拒絕向個人賬戶或無車險經營資質機構轉賬。
2.強化自我保護
購買保險付款時均采用實名繳費,付款前務必核對收款賬戶名稱與保險公司一致,索要并留存電子保單及電子發票,加強車險投保的透明性和安全性,更好的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3.法律維權途徑
若遭遇詐騙,建議保留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金融監管部門投訴。
本文來源:太平洋產險江蘇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