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稅延養老保險”引起人們熱議,究竟稅延養老保險是什么,適合哪些人投保?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其中究竟有哪些知識。
據悉,今年保監會官網公布了我國最新的經營個人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名單,“稅延養老保險”引發人們熱議,究竟這種類型的保險是什么保險,屬于社保性質還是商業險性質,很多用戶都不清楚,更不明白稅延養老保險適合哪些人投保,怎么幫助被保人省錢?
實際上,稅延養老保險的產品設計和保障服務都十分穩健,保障責任充足。該類保險與社保有區別,屬于商業養老險范疇。據悉,當前的稅延養老保險參保人可以自由轉換產品和公司,參保人自主選擇性和靈活性很強。
稅延養老保險是什么
稅延養老保險是國家政策支持的特殊養老形式。稅延養老保險的全稱是“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最大的特色是:參保人可在稅前工資中扣除一定額度的保險費用(扣除額度最高為1000元),等到將來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可以降低個人的稅務負擔,讓參保人獲得實質性的“減稅”利益,故而備受人們熱議。
實際上,稅延養老保險本質屬于商業樣養老保險,針對的是“個人所得稅”,所謂“稅延”指的就是“個人所得稅延期繳納”,是國家推行的一項惠民政策。
舉個例子,若參保者扣除五險一金之后的工資為8000元,參保者購買了1000元的稅延養老保險之后,則可以將7000元(8000-1000=7000)作為工資數額繳納個人所得稅,這樣參保者就可以少繳納個人所得稅,達到合理“減稅”的目的。
稅延養老保險適合什么人
據悉,稅延養老保險對于收入并未達到繳納個稅標準的人無法發揮作用。該惠民政策適用于兩類人群:(1)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納稅人(2)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合伙企業自然人、合伙人、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以及承包承租經營者。
試點地區納稅人購買符合條件的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可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被扣除的額度中涉及的個人所得稅并非是不需要繳納,而是延期到參保人退休后,在參保人的養老金中扣除。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繳費支出環節:繳納保險部分,當前不扣稅,扣除金額為參保人當前收入的一定比例:
(1)按月拿工資薪金的人群,扣除限額為當月工資的6%,最高為1000元
(2)個體工商戶業主,扣除限額為年應稅收入的6%,最高12000/年。
積累環節:參保者的投資收益暫且不計入征稅,保險公司直接將收益增加到參保者的個人收益。不僅如此,參保者的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資金賬戶交由專業的保險公司運營,并且運營所得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保險公司將直接增加到參保者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資金賬戶。
領取環節:可以享受減免稅。個人領取商業養老金收入時,25%直接免稅,其余75%按10%的比例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
綜上所述,稅延養老保險實際上是項惠民商業養老保險,是由國家政策支持、商業保險公司承保的一類特殊養老保險。該類保險主要目的在于“減稅”+“養老”,幫助參保人減輕稅務負擔。稅延養老保險適合兩類人群,目前在部分地區試行,感興趣的用戶可以了解更多詳情,看自身是否符合投保稅延養老保險標準。